钱锺书先生曾打过一个比方,说人与人就像一只只刺猬,想要靠得近些,不是你刺痛我,就是我擦破你。这话说得挺有意思,也道出了现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难题:大家都想处好关系,可又好像总隔着点什么。
在咱们生活里,这种人心疏远的情况越来越明显了。现在交通、通讯都方便,日子也越过越好,可为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,像亲情、友情,却变得越来越淡,越来越冷漠了呢?接下来,咱们就从心理学、社会学、文化学这三个方面,好好分析分析。
一、个人心理影响着人际关系
付出没回报,关系就疏远
有一种说法叫社会交换理论,简单讲,就是人与人交往,心里都在暗暗衡量成本和收获。要是一个人在感情上、时间上不停地付出,却总得不到想要的回应,特别是只有一方一直付出的时候,这关系慢慢就会变远。就好比一段友谊,一方总是主动关心、帮忙,另一方却从来没反应,时间久了,付出的那个人肯定失望,最后就不想再维持这段关系了。
害怕受伤,所以自我保护
现在社会竞争激烈,人际关系也复杂。人呢,为了不受到伤害,不卷入冲突,就会不自觉地和别人保持距离,这是一种自我保护。要是以前在社交中吃过亏,比如被欺骗、背叛过,那就更容易对别人不信任,主动和人疏远。
想法不同,沟通不畅
每个人成长的环境、受的教育,还有价值观都不一样,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也就不一样,这就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。而且,要是一个人不太会表达,或者不懂得倾听,沟通就会出问题,关系自然也就越来越疏远。
二、社会环境变化冲击人际关系
城市发展,邻里关系变淡
现在城市化越来越快,大家都住进了那种封闭的小区里,邻里之间的走动越来越少。而且人来人往,流动性大,很难和邻居建立起稳定的关系。再加上生活节奏快,工作压力大,每个人都忙着赚钱、发展自己,哪还有时间去经营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。
科技进步,虚拟社交惹的祸
科技是进步了,交流方式也变了。社交媒体让我们好像有了更多交流机会,但要是太依赖这种虚拟交流,就会忽略现实中的人际关系。在网上聊天,感情表达往往很表面,很难建立起那种深厚、真挚的感情。
经济利益至上,价值观改变
在现在这个社会,大家好像越来越看重物质利益和个人成就。交朋友、和人打交道,都会先想想对方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实际好处,这样一来,人际关系就变得功利了。再加上生活压力大,像买房、孩子上学、看病这些事,把大家的精力都占满了,自然而然就顾不上和人联络感情。
个人主义抬头,传统观念淡薄
现在的文化里,个人主义越来越明显,大家都更关注自己的价值实现和感受,不太在意群体利益和和别人的关系。以前那些传统的道德观念,像家庭责任感、对社区的归属感,也越来越淡,大家对人际关系也就没那么重视了。
三、文化因素也在影响人际关系
传统美德被忽视
以前,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 这些传统美德,是人与人相处的根本。但现在,这些好像被大家忽视了。没有了仁爱,人就变得冷漠;没有了诚信,人与人之间就失去信任,关系变得很脆弱。
追求自我,社交变淡薄
现在大家都在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,很多人就一门心思关注自己内心世界,和别人的交流变少了。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,虽然能让自己内心平静、满足,可慢慢地,和亲戚朋友的关系也就淡了。
生活中的具体表现
你看现在城市里,住在同一层楼的邻居,可能都不认识,大家都忙,没时间交流,和以前农村或者传统社区那种亲密的邻里关系没法比。还有,现在大家都习惯在网上和朋友家人联系,年轻人更是喜欢在网上点赞、评论,很少面对面聊天。职场上的人,为了应付工作和生活压力,连和家人朋友聚会的时间都没有,这关系可不就越来越疏远了嘛。
总之,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越来越疏远,是很多因素一起造成的。想要改变这种情况,我们得学会理解别人,多培养感情,提高沟通能力,找准自己的定位,重新建立信任,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和谐。
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共0条评论